 壁癌如何形成:
通常與漏水有關係,
牆壁或屋頂邊角形成油漆包、白粉面、灰黴、斑剝、水痕、滴水等狀況。
壁癌分乾式、溼式:
乾式為曾經漏水,一段時間乾固後,壁面產生漆包、白粉狀,
磚牆表層因酸鹼質改變,形成黴菌推擠表層批土,
表面慢慢形成白色針狀物,那就是黴菌啦!
長期不處理,空間內含菌數將會超高,對呼吸道有害。
處理方式:
戴上手套、口罩,用平刮刀鏟平表面物質,
以漂白劑(水)稍微刷洗水泥表層,風乾後,
塗上專業用防黴漆,靜待數日若無黴菌生成,
即可批土、磨平、上漆,
溼式為現況持續出水、滴水,
天花板滴水是最麻煩的情況,需協調樓上鄰居處理,
清查排水管路、進水管路、樓層板地磚層防水性。
浴室下壁癌多半是馬桶邊,排水蓋邊滲漏。
確切判斷原因,依實際情況解決問題,一般拆除樓上浴室地磚
重新防水處理為多數‧
外牆下緣壁癌是最常見的情形,大多是外牆結構老化所形成裂
縫,雨水沿外牆進入室內‧
處理方式:
依滲水處塗刷防水劑 (俗稱水泥強化劑),切記需上下施作才能確保
品質,強化劑塗刷後分數次加以塗刷,施工處完成後應補
平,才算施作完成‧
左右費用約12000元起‧
外牆塗佈防水材是最消極工法,但施工費用較低廉‧
室內部份最好打除表層,重新防水塗佈,重新水泥粉光才能確保
品質‧
此程序需動用泥工、防水、油漆數項工種,有一定的困難度,
費用也是一筆開銷‧
壁癌如能根除,又不花冤妄錢,才是幸福‧
|